3月3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是今年两会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近日,中央电视台、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等主流媒体采访了在京出席全国两会的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曾勇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全国人大代表尧德中。两位成电人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为民履职、为国献策,在全国两会上发出成电声音。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发展职业教育,缓解技能人才短缺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3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委员围绕“发展职业教育,缓解技能人才短缺”进行了讨论。电子科大校长、曾勇委员在会上建议要加强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
人民政协报|曾勇委员: 给国家公园一个“自然资产负债表”
“国家公园主要以保护为建园基础,但这些区域也正是相对欠发达地区,是脱贫攻坚重点区域,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国家公园建设目标要“松油门”甚至“踩刹车”。”
曾勇直言,划入区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事权配置不统一、考核评价体系不适应、区划内现有产能转型困难等问题,不仅影响国家公园建设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且影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为此,他建议统筹协调自然保护与乡村发展振兴的关系,使国家公园建设与划入区乡村发展振兴有效衔接并融合。同时还应统筹协调各级事权与具体事务之间的关系,做到事权与事务、政策和财政支付的协调与匹配。
曾勇提出,应由中央政府主导在国家公园涉及的市县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及其价值的总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国家公园“自然资产负债表”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益表”,考量国家公园“绿水青山”保护的实际成果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实际成效,并作为对划入区政策支持与财政支付的依据。
成都商报丨曾勇委员:我们42%的毕业生留在了四川
激战两年来的城市“人才大战”正在进入升级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16个。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城市加入2019年升级版的“人才大战”行列。
“人才大战”中,高校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看来,高校既是引才前沿也是育才沃土,将为地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曾勇的这一判断基于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市的密切合作。“我们有42%毕业生留在四川,很大一部分是研究生,大部分又留在了成都,这对于城市的产业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曾勇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始终要坚持“三个面向”,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他指出,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有着国内领先的优势,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电子信息材料等新兴技术都在加快创新,这有利于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吸引了很多国内行业顶尖企业落地成都,如华为成都研究所、京东方成都工厂等。
“成都的城市品位正在提升,这使年轻人毕业更愿意留在成都。”曾勇认为,城市品位既是城市的产业环境、人才环境,也是宜居生活环境。
数据显示,成都无疑是上一轮“人才大战”中最受关注的城市之一,2017年以来,已经有超过25.1万本科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落户成都;仅仅是在发布“成都人才新政12条”的2017年全年,成都户籍人口数量增加超过36万,在国内仅次于深圳、广州。
在培育人才之外,高校也是引进人才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几位“90后”教授走红网络,也让电子科大的人才引进政策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于‘青字号’的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是比较大的,也支持他们成长,敢于破格用人。”曾勇表示,电子科大在电子信息领域上的青年人才是全国最多的,“高被引”作者在大陆高校中排名全国第四,如刘明侦、周涛等教授都在相应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曾勇带来了一份提案,建议实施“名师培育计划” ,鼓励高校教师在教学上花更多的精力。
中国教育报|突破“卡脖子”技术,高校如何发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催生大量新产业。尽管近年来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我国科研工作仍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的广大高校,应该如何引领关键技术创新,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此,代表委员纷纷献计献策。
……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要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是必由之路。
在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尧德中看来,推动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政府要加强战略研究,同时通过政策引领调动高校和产业界的积极性,三方配合,共同推动协同创新”。
中国教育报|人工智能将促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尧德中和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就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教育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尧德中认为,每一次人类的技术进步,都会淘汰一部分职业,也会创造新的机会。新的机会有利于那些能够利用最新技术的人。例如,人工智能跟教育结合后,原来很多单调重复的训练很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教师也可以发挥优势,做人工智能无法做的事。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智能+”时代的变化,掌握和利用好人工智能。
华西都市报丨尧德中:“智能+”有着更宽视野 把智能的空间放大了
“人工智能”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次提出了“智能+”的概念。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尧德中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的提法是一个创新,这一提法有着更宽的视野,也是一项更长远的规划。
谈“类脑智能”
“应用领域比人工智能要宽很多”
尧德中说,目前人工智能不能概括技术领域的全部,“现在更强调人工智能的升级版,称为‘类脑智能’”。
尧德中介绍,现在的人工智能,是单纯基于算法的技术,潜力是有限的。而“类脑智能”的发展空间更大,应用的领域比人工智能要宽很多。“‘智能+’反映了国家在理解智能领域,有一个新的拓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在尧德中看来,此举在为实体经济减负的同时,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助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是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本身就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而这正好可以通过“智能+”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发展
“应该是逐步的,不是跳跃性的”
尧德中说,人工智能的渗透是可以全方位的。但这不是说,加入了人工智能就能立刻引起革命性的变化,“它应该是逐步的,不是跳跃性的,因为人工智能本身也在逐步发展,但影响是长期性的。”
尧德中介绍,现在的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需要操纵计算机来进行训练的一个系统,基本都应用在比较规则的、重复性的领域内:比如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包括医学领域的初步诊断。但对智能化要求更高的一些领域,人工智能现在还无法胜任。
尧德中举例说,随着老龄化来临,人们可能对聊天机器人有所需求。这对人工智能的要求就更高,需要在现在的人工智能基础上进行升级,这就需要“类脑智能”,它的学习能力更强、更快,也不需要那么多样本。比如说人工智能棋手阿尔法狗,对于类似围棋这样有规则的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得非常好,而人没有这么大的记忆能力。
“阿尔法狗,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人工智能普及的事件。”尧德中说。
谈“智能+”
“把智能空间放大了,有更宽视野”
尧德中是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长期研究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交叉应用。
“‘类脑智能’,也就是深度学习,是全方位借鉴了脑科学的成果。”反过来,尧德中也在尝试通过人工智能来对老年痴呆、脑瘫等脑科疾病等进行康复治疗。
尧德中说,从相关报道看,四川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走在全国前列,这与成都有电子科技大学这样一批一流高校有很大关系。“因为有这样一支科研力量,成都也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智能+”的概念,对此,尧德中说:“‘智能+’是要解决增强效率的问题。”
尧德中说:“‘智能+’,把智能的空间放大了,有更宽视野,也是一项更长远的规划。”